总氮分析仪是水质检测中用于测定水样中总氮含量(包括有机氮、氨氮、亚硝酸盐氮和硝酸盐氮)的核心设备,广泛应用于环境监测、污水处理及科研分析。其测量结果直接影响水质评估与排放合规性。若操作不当,极易因消解不全、试剂污染或校准偏差导致数据失真。掌握
总氮分析仪科学、规范的使用方法,是保障检测准确性和设备寿命的关键。

一、使用前准备
环境要求:在通风良好、温度15-30℃、湿度≤70%的实验室内操作,远离强电磁干扰源;
试剂配制:严格按照标准方法(如HJ636-2012)配制过硫酸钾、氢氧化钠等消解试剂,使用超纯水,避免引入氮污染;
仪器预热:开机后预热30分钟以上,使消解炉、检测器及管路达到热平衡;
空白与标准液准备:配制无氮水作为空白,系列硝酸钾标准溶液用于校准曲线。
二、规范操作流程
自动清洗:运行“管路清洗”程序,清除残留物;
校准曲线建立:依次注入标准溶液(如0、0.2、1.0、2.0mg/L),仪器自动生成校准曲线,相关系数R?≥0.999;
样品处理:水样需经0.45μm滤膜过滤,去除悬浮物;高浊度或高有机物样品应稀释至线性范围内;
上机测试:将样品放入自动进样盘,启动分析程序,仪器自动完成加试剂、消解、检测与数据计算;
重复验证:每批样品插入平行样与质控样,确保精密度(RSD≤5%)与准确度。
三、使用中注意事项
严禁使用含氮容器或手套:避免人为污染,推荐使用无氮玻璃器皿与丁腈手套;
控制消解条件:确保温度、压力、时间符合方法要求,否则有机氮无法氧化;
及时更换耗材:如泵管老化会导致进样不准,反应池结垢影响光路或电极响应。
四、使用后维护
执行清洗程序:测试结束后运行“深度清洗”,防止试剂结晶堵塞管路;
废液处理:按危废规范收集含强碱、强氧化剂废液,不可直接排入下水道;
关机顺序:先退出软件,再关闭主机电源,关闭冷却水(如有)。